百年偉業,紅色傳奇。5月27日,由漢中市委網信辦組織的“揚百年榮光·看紅色天漢”網絡媒體重走紅軍路主題采訪團一行走進鎮巴縣。了解黎壩鎮在鄉村振興實踐教育基地、景點打造、鄉村振興等方面建設成果,采訪脫貧致富帶頭人。
黎壩鎮位于陜西省西南端,與四川省通江縣接界,距鎮巴縣城60公里,全鎮轄6村1社區2420戶9184人,特色農產品有大米、辣椒、油菜、泥鰍、銀耳、瓜蔞、核桃、木耳、香菇、竹筒酒等。近年來,在縣委、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探索出一條“三生融合”發展的新途徑,以創建省級旅游名鎮和省級旅游名村為載體,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,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,確立了以“一環、兩廊、三帶、四園”的全域旅游發展思路,打造出“靜美田園,養心黎壩”的旅游品牌,不斷提高旅游業綜合實力和知名度, 2019年被省文化和旅游廳評為省級旅游名鎮、省級旅游名村(柳營村)。
位于黎壩鎮的鄉村振興實踐教育基地建筑面積1200平米,由革命老區建設資金和村集體共同出資300余萬元籌建,集參觀學習、農耕體驗、研學旅行、觀影娛樂為一體,基地共分為8個展廳,主要圍繞近年來緊緊圍繞脫貧攻堅探索鄉村振興的一些做法,為大家提供一個如何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的交流、探討平臺。
記者了解到,鎮巴縣黎壩鎮長柏村駐村第一書記張仕海,2017年5月由鎮巴縣教師進修學校派駐到黎壩鎮長柏村任第一書記。到村后會同村兩委班子對村產業發展進行了探討與謀劃,率先引領村民成立了第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。通過社區流轉土地五百余畝種植瓜蔞,讓60戶貧困戶通過務工、分紅等方式參與到合作社實現增收。2019年合作社發展觀光農業,通過草莓、小西瓜、百合、金銀花采摘以及農耕研學。帶動162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,帶貧成效顯著。。2020年8月28日,央視財經“走村直播看脫貧”欄目組到合作社基地進行了直播。我們通過“黨建+合作社+貧困戶”的產業發展模式保證了產業穩步發展。第一書記全程引領指導、村黨支部跟蹤協助、黨員積極參與的聯動發展,得到了各級組織的肯定。接下來我們將做大做細觀光農業,帶動更多的群眾實現增收,推動我鎮鄉村振興的發展!
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,為分享傳播之用,非商業用途。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